从“行政配套”到“群众需要”——郑州:产业园区变迁记
2017-12-26 13:01:08 来源:
关注河南热线

5年前,郑州东面一块26.5平方公里土地的命运发生了转折。中央要求停建楼堂馆所,这片原来规划为“行政配套”的区域,必须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5年后,一个崭新的文化旅游区域布局在八方交汇之地,将是一个每年3000万人次的旅游目的地。

当下,建设产业园,发展园区经济成为许多地方发展经济的着力点,然而,搞文化园区建设,该如何防治“软小散滥”的通病,如何避免园区建成了,支柱产业却还没起来?

定位变,需求变,城市分工格局也在变

园区定位不再“围着行政转”,将往哪里去?郑州对此感触尤深。地处大平原上,市外没有高山流水,市里也没太多文物古迹,向北是黄河,一到周末城里人出来透气,黄河大堤就会大堵车。

郑州决心争取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其主体功能要在城市群中找站位,要在区域分布中补短板。文化被列为未来支柱产业之一。

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应运而生,起笔就是132平方公里。然而,文化产业投入大,见效慢,长惯了大蒜和西瓜的沙土上,能否种出文化产业来?不再有楼堂馆所,郑州将园区建设的中心围着群众需求转,围着产业转,围着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缺口转。

要想 “创新驱动”,先来“驱动创新”

文化产业需要人气,可是人气要靠产业吸引。郑州看准方向,大开大合。由省市相关领导亲自挂帅,让产业园区负责人与所在镇党委书记、所在县主要领导三位一体,协调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在郑州市委看来,要实现“创新驱动”,先全力“驱动创新”,机制体制提供了强大动力。园区以10余人团队形成“轴承”,相关规划、拆迁、安置等随之启动。

园区要拆迁44个行政村,102个自然村,涉及9.3万群众。如今8个小区已经回迁了5个,承诺如数兑现。没有涉及的村庄催着村干部要求拆迁。

经过第一个5年,园区主体框架已经奠定。主题公园群、商业综合体、创意设计城、会议会展中心业态齐聚。效率之高,超出想象。清华同方一位总经理助理感慨,这里看到的是当年的“深圳速度”。2017年10月,王潮歌团队第三代实景演出的首个项目破土动工,名为“只有河南”。全国邀请他们落地的城市很多,团队没有打招呼,独立探访近一个月摸情况,最终决定签约。

不靠土地拉动,靠产业集群发力

企业入驻园区,发展后劲如何?据介绍,主题公园可以最大程度汇聚人气。以海昌极地海洋公园为例,海昌投资32亿元,完全超越了上海海昌,即便一些省会城市也很难有同等布局。抢抓到这样一个项目,形成的就是一个行业龙头。这样的龙头项目,接连上马,成了一个集群。随着业态壮大,人要留下来,要住宿、要度假、要消费,而最终靠百业兴旺,焕发出文化的创造力、生产力。酒店集群,会议会展集群搭配入驻。海宁皮革城、杉杉奥特莱斯等商业综合体先后落地,中部设计城寄托着未来的希望。

发展需要资本,政府不能唱“独角戏”,却也不能和地产唱“二人转”。面对闻风而来的地产项目,园区让地产企业随着产业导入。前期的慢工终于在今天看到成效。一家国际冰雪公司要在这个冬天搭建一片冰雪世界,委托的第三方评估公司给出“A+”的最高评定。上海都市建筑设计院看到群众安置小区,决定直接签约入驻。

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园区,走进园区,在这里感受到文化产业的虹吸之势,八风汇聚,百舸争流。

责任编辑:hN_0112
    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