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区实施“五名工程”为“双减”提供坚实保障
2022-03-01 10:04:19 来源: 上街区
关注河南热线

自“双减”工作启动以来,上街区在全面系统做好校内外减负工作的同时,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做足文章,深入实施名家、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名生“五名工程”。努力打造品德好、业务精、素质高、本领强的教师队伍,推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打牢“双减”基础,确保学校育人质量全面提升。

突出“内外兼修”,夯实“名家工程”推动“双减”提优

一是强化培养规划。以打造实践型教育家群体为主要目标,与推动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全区教师教育水平提高相结合,切实发挥教育名家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为培育对象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通过2年一周期的培育,锤炼教学技能,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是强化研修提升。适时组织培育对象到北京实验学校等知名中小学校进行实践观摩与跟岗学习,在实践中发现亮点、剖析问题、反思原因,从实践中凝练真知。组织培育对象到国内重点高校进行集中研修,更新观念,为培育对象终身学习、自我完善和知识更新奠定理论基础。

三是强化区域交流。制定与名家、名校结对计划,每学期开展全区讲座或优秀课例观摩不少于一次。

立足“卓越育人”,筑牢“名校长工程”促进“双减”提档

一是以对标一流提高治校能力。公开遴选56名校长园长后备人才,评选3名区级名校长。面向全国寻标对标,先后3次共组织6批校长赴北京、上海、南京等一线城市重点学校进行考察学习;并通过座谈沙龙等形式及时进行思想转化,保障全区教育发展高定位。

二是以研究思维提升攻坚能力。结合区域教育发展实际,确立德育品牌、校园文化、信息技术、创新教育、心理健康、特色课程等名校打造方案,引入专家团队对各校的设计方案进行逐校指导、逐一打磨,让校长在参与中明确改革目标,在研究中提升综合素质。

三是以自主办学释放创新能力。修订完善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估方案,以“守住底线、亮明红线”为原则,减少对学校正常教学干扰,督导检查项目压缩50%;同时,对各类会议进行统筹安排,有效提高文件会议的效能,让校长有更多时间和空间进行专心办学。

聚焦“专业成长”,建强“名师工程”加快“双减”提效

一是注重示范引领。学习优秀教师从教经验,根据教师需求,先后邀请国内教育名家筹办“教学名师讲坛”“名师线上交流会”等活动,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为名师。同时坚持每季度举办一次“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专题讲座”,明确教师发展目标,全程引导青年教师成长。

二是注重统筹规划。要求各学校将“名师”培育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纳入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依托“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市培计划”等平台,构建“名师带动教师”业务培训模式,推动区内教师梯级队伍攀升体系建设,形成教师梯队“长链式”发展模式。

三是注重分批推进。采取一体化设计、全员全过程参与、重点考核与一般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分年度分批从重点考核对象中产生“上街名师”。各年度重点考核对象依据年度研修考核成绩和取得区级名师年限,同时参考少数考核对象发挥作用年限因素确定。目前,已培育各级名师66名。

着眼“内涵提升”,深化“名班主任工程”助力“双减”提标

一是顶层设计。在全区层面统一部署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严格班主任聘任、培训、管理、考核一体化的工作机制,落实好班主任津贴制度。认真做好工作室的建设工作,在人员、师资、物资等方面做好保障,建成名班主任工作室省级1个、市级2个、区级6个。

二是专业引领。加大了对全区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引领的工作力度。采取走出去学习、请进来研究等方式,通过线上线下两种途径,积极开展全国名班主任进上街、骨干班主任集中培训等。先后邀请管建刚、高金英、曾军良等全国优秀教师等开展班主任工作专题讲座。

三是分层培养。每两年一次组织开展区级名班主任评选认定,对全区班主任进行分层培训。对新入职班主任进行岗前培训、中青年班主任进行专题培训、骨干班主任进行发展性培训,培育各级名班主任48名。逐步构建结构合理、品质高尚、素质精湛的班主任队伍。

围绕“品学兼优”,打造“名生工程”实现“双减”提质

一是坚持作业改革,建立作业布置公示制度,出台作业管理细则。积极推进分层作业,注重作业的精准化、个性化,设置巩固性、体验性、实践性等不同性质作业,实行“作业超市”,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双休日和节假日布置实践性、劳动性作业,让作业和科技制作、劳动教育有机结合。改变学生学习模式,让学生“活”起来。

二是坚持五育并举,以德育为主,探索出台《思政课建设工作推进实施方案》,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以特色课程、社团活动为载体,统筹推进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从综合实践、艺术素养、传统文化、劳动教育等7个方面,开发特色课程200余项,受益学生1.6万人,力促“双减”落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三是坚持高效课堂,在课堂质量上下功夫,成立由教研员、校领导、专业教师组成的研究小组,对课堂进行“会诊”,开展观摩优质课、年级组听课磨课、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利用智慧课堂、微课等教育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和改善课堂质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足学好,坚持开展导师制小组学习,实现班班有名生,组组有名生。

    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