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化味市井味人情味“三味城区”,代书胡同成网红打卡地
2022-03-18 09:57:48 来源: 郑报融媒
关注河南热线

“代书胡同这条街文化氛围浓厚,在改造过程中,注重浓郁厚重的文化特质。”细雨绵绵,和风拂面,近日,行走在代书胡同片区,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厚重文化气息,稳扎稳打的城市“绣花功”,让整个片区以都市化的姿态亮相。这只是管城区北下街街道老旧小区改造的点晴之笔。

“基础改造不搞花架子。”北下街街道代书胡同社区党委书记陈霁辉介绍,辖区有24个居民院、44栋居民楼,住户2130户5300余人。

老旧楼院、无主管和散居楼院较多,城市基础设施老化陈旧,社会治理难度较大。面对现状,牢牢抓住党的建设这个龙头,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迎难而上,抓抢机遇,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改造,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辖区内的郑州保险公司家属院,建于上世纪90年代,共有10栋楼300多户居民,遇上大雨天气,污水横流,影响居民群众的生活。在改造过程中,增设雨水管道,实行雨污分离,铺设保温层,路面加设透水混凝土。

法院西街地下管网不畅,汛期和多雨季节,这里成了“水泥路”。为了切实改善周边环境,社区重新布设雨水管道,采取“白改黑”模式,加厚沥青路面,使整条街道焕然一新。“代书胡同片区经受住极端天气的考验,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陈霁辉说。

在“融”字上下功夫,在“改”字上做文章。代书胡同社区党委坚持把组织覆盖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深化“一核多元、融合共治”工作机制,促进社区治理水平提质增效。

2年来孵化培育党员义工队、红色文艺队、先锋助困队等社区社会组织12个,开展志愿者服务50余次。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楼院、楼栋为作战单元,制定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实现多方联动,充分拓展资源,打牢了片区一体化治理的群众基础。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引导群众从小区管理的“局外人”,变成小区改造的“主人翁”。吸纳80余名党员群众作为楼院改造的征求意见采集员、施工质量监督员和安全生产提醒员,切实把议事决策平台搭建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

积极整合组成“社区网格+楼院自管会+公共单位+红色物业+社工+群团组织”改造治理专班,在完善功能的前提下实行路院一体化改造,累计恢复住改商129家,拆除违章建筑达305处,小车棚488间,通过利用腾挪后空间建设机动车泊车位300余个,新增非机动车充电棚30余个,增设充电车位2000余个,利用拆违空间见缝插绿,新建微景点、微剧场、拇指公园7个,彻底改变了以往绿地做菜地、楼院当仓库、车位成私产的面貌。

积极打造党建引领“红色物业”服务体系,引导居民共同维护改造成果,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推行“组织共建圈+党群共享圈+网格共治圈”党建联盟“一盘棋”工作模式,让更多的党员作用发挥在一线,推动更多的服务力量集聚到一线,全面提升党建引领治理共驻共建水平。

“路院一体,街巷畅享,提升城市内涵,让群众生活更幸福。”北下街街道负责人介绍说。深度衔接王城遗址核心区的“六街六片区”建设,对辖区1.24平方公里30多条街巷和90多个楼院,实施全域改造和开发,打造充满文化味、市井味、人情味的“三味城区”,补齐功能短板,营造消费场景,畅通两个循环,做优发展平台。

北顺城街经过改造,挖掘保留老街道烟火市井气息,重塑街区环境及店铺形象,推动向现代化的居民小区转变,打造中原清真美食第一街,成为网红打卡地。道路功能与城市管理同步提升,城市面貌蝶变升级,促进城市“序化、洁化、绿化、亮化”。

“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舒适度,成为越来越多居民的期盼。”居民群众纷纷点赞,见证了眼前变化。如今,管城区正在上演一场“老换新”的蝶变,老旧小区华丽转身,绘就城市文明的幸福底色,人民群众畅享美好的新生活。

郑报去全媒体记者 王思俊 通讯员 娄璞 陈思

    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