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战略”的省会实践|创新“互联网+健康养老”模式,打造“官方带娃”2.0版
2022-03-23 11:19:19 来源: 郑报融媒
关注河南热线

《郑州日报》报道截图

《郑州晚报》报道截图

从春天出发,向未来启航。

前行路上,“活力郑州”的建设目标始终清晰,新的一年,郑州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全力打造健康郑州,高质量建设美好教育,健全完善社会保障……真心实意织密“民生网”,把一件件民生实事办到百姓的心坎上,努力让幸福花开香满城。

养老服务升级保障“老有所安”

“老有所安”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效果要求。在养老服务供给和质量等方面,2022年郑州提出了一系列实招硬招,全力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养老服务“郑州模式”,不断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高层次的需求。

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安”是一个系统工程,该如何推进落实?按照计划,在完善政策体系和标准规范的基础上,郑州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2022年将新建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00个,实现每个街道建成1处综合养老服务设施,每个社区建成1处养老服务场所;对不少于4000户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入网人数130万人以上。

按照计划,今年郑州要开展居家社区养老示范创建,把设施建成后的运维作为关键,打通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壁垒,逐步推广“以大带小”模式,充分发挥专业养老服务机构优势作用,以一家养老机构辐射带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专业规范的居家上门照护服务。加快推进家庭养老床位改造,开展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工作。统筹利用各种资源,健全“时间银行”存储机制,完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全市“线上线下”联动的“互联网+养老”服务全覆盖。不仅如此,我市还将增加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每个区县(市)至少建成1所县级供养服务设施。

除了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完善的社会保障网络,是保民生、安民心的社会养老基石。为此,郑州将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攻坚行动,深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完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政策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调整缴费档次和缴费补贴标准,规范个人账户记账办法……多策并举全力织密社会保障网。

让健康成为百姓幸福生活底色

医共体建设是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分级诊疗的关键。今年,我市将加快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建立高位推进机制,完善顶层设计和配套政策,以人财物统一管理、医共体内医保和公共卫生资金打包支付为重点,加快推进市县一体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打造医共体建设样板。县域就诊率保持在90%以上、县域内基层就诊率保持在65%以上。目前,市级层面正在加快制定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方案和市县一体推进医共体建设工作方案等配套文件,形成“1+N”政策保障体系。持续夯实基层服务能力。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我市将持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规范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康驿站(家庭医生工作室)标准化建设,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达标、20%以上达到能力推荐标准;推进公有产权村卫生室建设,公有产权村卫生室比例在85%以上。我市将开展基层卫生人才培养项目,培养老龄照护、全科医生、公共卫生等基层卫生人才600名;推行乡村医生“乡聘村用”工作,完善配套保障政策,稳定村医队伍。持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切实发挥好群众健康“守门人”作用。

为抓实“一老一小”照护服务。在健康养老领域,今年我市将探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老年健康服务平台,实施社区老年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持续打造医养结合示范项目,推动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创新“互联网+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和老年友好社区建设。今年,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65%,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比例达100%。在托育服务方面,我市将加速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力争年内婴幼儿照护服务“1+N”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同时,加快普惠性托育机构和托育点建设,全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托位数达每千人3个。

“双减”推进

美好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深化“双减”改革,今年我市将继续锚定“校内提升”和“校外减负”两个方向,按照“巩固成果防反弹、消除盲点找问题、提高水平抓突破”的思路,打造“双减”试点品牌。要深入开展“双进”暖心工程,协同共青团、妇联建好134个志愿服务试点、2002个“儿童之家”示范点、20家校外公益社会实践基地,拓宽课后服务资源供给渠道。

按照计划,持续巩固中小学午餐供餐和课后服务覆盖成果,优化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升级打造郑州“官方带娃”2.0版本。要坚持“双延伸、一提高、一保障”“引进来、走出去”的思路,指导学校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品质,最大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要把课后服务经费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及时核定和足额发放教师课后服务补助。要强化全员全程全时管理,健全午餐供餐长效监管机制,确保食品供应质量和安全。

为保障学生公平受教育权利,我市将精准做好学生资助工作,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要完善控辍保学长效机制,组织好“回头看”,保障每一名适龄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同时,我市将抓好残疾儿童入学安置工作,提高残疾学生送教上门质量。要坚持“两为主”原则,确保随迁子女“应入尽入”。

郑报全媒体记者  汪辉 王红/文  丁友明  通讯员 张帆/图

    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