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区:发挥“哨点”作用 筑牢疫情预警屏障
2022-04-24 18:55:53 来源: 中原区人民政府
关注河南热线

为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外防输入 内防反弹”工作,中原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哨点信息部建机制、早预警、重指导,17个行业主管部门分别组专班、建台账、勤督导,全方位提升哨点预警能力,确保做到及早发现、立即上报、快速处置、精准管控。

完善组织架构。按照扁平化指挥体系的要求,成立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担任部长,区卫健委、区市场监管局等17个部门为成员的哨点信息部。各部门分别成立工作专班,分类对口抓好哨点建设工作。哨点信息部建立“日报告、周例会、月总结”制度,各单位每天对分管哨点的督导情况实行日报告,发现的问题日清日结。每周召开周例会,各单位汇报周重点工作,梳理存在的问题,确定下周工作重点。每月召开总结会,总结各行业哨点建设情况,切实提升哨点工作水平。

摸清哨点底数。疫情防控最怕有盲区漏洞,底数清楚,才能确保哨点建设的各项措施有的放矢、没有死角。为打好哨点建设基础,各哨点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工作职责分别对哨点场所、重点人群情况进行摸排,建立工作台账,持续跟踪动态更新,确保无遗漏、全覆盖、底数清。所有哨点场所和重点人群数据录入重点物品重点人员追踪系统,利用系统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提前短信提醒、超期自动赋码功能,自动追踪重点人群常态化核酸检测情况,截至目前,共排查哨点2768个,重点行业人员61709人,已全部纳入重点物品重点人员追踪系统。

建立预警机制。实行哨点预警双报告制度,即哨点发现异常情况要同时向属地疫情防控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分别报告。根据哨点四个类型的预警作用,明确各个场景中发现异常情况的报告渠道,制作预警报告流程图。各行业主管部门在区级预警报告流程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疫情防控政策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完善本部门的预警报告机制。将预警报告与疫情防控责任结合起来,在哨点公示预警报告流程图和《疫情防控责任公示牌》,明确每个哨点的属地和部门责任人,让哨点清楚掌握报告的渠道,确保哨点能及时吹哨。

加强业务指导。哨点信息部坚持靠前指导,编印《哨点信息部工作手册》,明确各单位的工作职责,根据防疫政策变化随时修订工作手册,确保各单位知道哨点要“干什么、谁来干、如何干”。第一时间印制省哨点工作指南,组织各部门加强哨点工作学习,强化专班人员培训,压实部门监管责任。抓住哨点关键人,各部门与哨点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明确哨点长,根据工作指南确定哨点长的工作职责,进行业务培训,组织开展预警报警演练,切实提升哨点长工作能力,压实行业主体责任。

强化督导整改。实行街道、部门、区级三级督导制度。各街道成立督导组,对本辖区哨点落实扫码、测温、戴口罩等措施进行检查,落实属地督导责任。各部门建立科室分包督导制度,对门诊执行发热病人收治规定、药店执行药品售卖规定、宾馆酒店查验“两码一证”、重点行业和重点场所哨点单位落实员工健康监测等情况进行督导,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区级成立综合督导组,按照各单位哨点台站底册,对哨点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政策情况进行全面督导。对于市、区督导组每天发现的问题,要求各单位限时整改,同时举一反三,对市级督导日报发现的兄弟县市区存在的问题,对照开展自查排查,深挖细查防控漏洞,保障哨点预警各个环节畅通有序、高效及时,确保哨点早吹哨、吹响哨。

    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