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地市 > 郑州 > 正文
热头条丨国庆遇上重阳,《河南养老服务条例》正式实施 医养结合啥模样,记者带你去看看
2022-10-03 20:58:45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关注河南热线

“妞,你也来我们这里看戏了?《周末有戏》可是我们的‘心头好’,这又是国庆又是重阳节……”9月30日,在管城区货栈街爱睦家养老院,坐在轮椅上正津津有味地看演出的王女士和记者热情打起招呼。

今年10月1日,是《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颁布实施的第一天,恰好国庆假期又和重阳节喜相逢,也让更多有老年人的家庭多了一份从容的关切和团聚。对于不少身患疾病需要不间断陪护、照料的老人来说,《条例》中提到:“促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这也意味着在养老服务中,医养结合越来越重要。那么,真正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是啥样?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进先后被评为河南省、郑州市“医养结合示范单位”的爱睦家养老院,为你实地探访。

演出:与祖国同庆,周周有戏看


(相关资料图)

9月30日9点30分,在和睦家养老院文化活动中心,一场“国庆重阳慰问演出”正在上演,红色大屏将现场映射得一派喜庆,护理员有的在老人脸上贴五星红旗,有的给老人递上一面鲜艳的国旗。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当演员们唱起这首熟悉的歌曲时,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国旗,有的老人也跟着哼唱起来,现场一片祥和,墙上的“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16个大字也让人动容。

现场观看演出的老人年龄多半都在75岁以上,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居多。据了解,他们基本都是身患疾病,需要全天候照护,看演出过程中,护理员们站在旁边不时地会上前照顾。

“祝福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越来越好”,老人在演出结束后还不忘给祖国家送上美好祝福。“在这里,每周都有演出,都有戏看,我们不孤单。”看戏的王女士说,养老院里的“周周有戏”有舞台有大屏幕,想看啥都有。

吃饭:边吃边看新闻,来了就没打算离开

中午11点20分,正是老人们开饭的时间。只见护理员们将一盒盒可口饭菜送到各个房间老人桌前。

走进护理院的房间,可以看到床铺整洁,室内色调宜人,配备有中心供氧系统、一键呼叫系统、中央空调及新风系统、24小时监控系统等设施,独立卫生间内24小时不间断热水,还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

在205房间,坐在窗户前的老张还在享受屋外盎然绿意时,只见护理员丰师傅喊着“张叔开饭了”,便将盒饭放在他面前。

丰师傅将老人挪坐到轮椅,便打开了电视调换到央视一套新闻频道。“这屋里4位老人,就数他最爱看新闻了,遥控器都他掌握着,每天都在关心着国家大事”,老人不好意思笑着说:“我最喜欢看新闻了。”见到医务部主任张爱玉,还有护理部主任杨芳进来,老人赶紧招呼两人坐下。

“她们待我可好了,我在这待着有一年半了。”老人说话虽不是很清晰,但能一一叫出他们的名字。

老张今年71岁,脑血栓后遗症,下肢不能活动,说话有些口齿不清,但思维毫不含糊。说到天天照顾他的护理员丰师傅,老人直说:“好好好。”

丰师傅说,老张叔早上6点多起床,吃饭,然后下去活动一会,下午3点再下楼参加养老院“一小时”集体活动,“他最大爱好就是每天都会出去晒太阳,一年四季都是如此”。

杨芳说,他爱人一个星期来一次,女儿比较忙,但一有空闲都会来这里陪他。

“我们的行政管理员每天两小时一巡视,一是巡视老人身体情况,再就是看巡视护理员在不在岗尽不尽职。”杨芳说。

走进隔壁206房间,护理员小李正在拿勺子喂一位戴着围兜老人糊状的食物,一边喂着,一边还不时擦流到围裙上面的食物,动作非常轻柔,特别有耐心。

同屋居住,来自东北的王女士虽然偏瘫20年了,但思维敏捷,一张嘴说就有东北特有的爽朗性格。6年前,她跟随女儿来到郑州,先后也住了几家养老院,但都不是很舒心,直到3年前,经人介绍来到爱睦家养老院。“来了后,我就没打算离开,在这里每一天我都过得很开心,就连过节也没打算回去”。

养老院的人对她也是格外的体贴,知道她喜欢胡辣汤、包子,油条,她们有时候也会给她专门准备这些。因为身体状况,一年也会去楼下的住院部住上几天,“有时候我还没开口,医务部就主动给我安排床位,替我办理好住院手续”。

“这里的医养结合特别好,从养老部转到住院部,医生和护理员还是我平时熟悉的人,不用来回折腾。”王女士说。

病人家属张先生说,他父亲也在这里有两年多了,从他观察还有老人反馈的情况来看,都不错,尤其每月20号爱睦家有个服务质量监督会,都会邀请新入住的老人和其他的老人及其家属,针对生活照料、餐饮、文艺演出等,提出改进意见,以此提高服务质量。

医养结合:楼上养老楼下医院,头疼脑热健康体检只需下趟楼

从事护理工作11年的杨芳,3年前来到爱睦家养老院,现在是护理部主任。

她说,住在爱睦家养老院的老人多为辖区周边的老人,目前老人有89个,80岁高龄老人占三分之二,失能的有56个。

杨芳说,她每天主要工作就是负责近30个房间的查房工作,早上8点前来了,直到9点查房结束,一般都是了解各房间头天老人的身体情况,给老人家属电话沟通,确定治疗方案,前提是尊重老人家属意见,沟通有长短;也有来入住咨询的,老人家属日常护理问题解答多的,都是她的工作范围。对于危重的、风险系数比较高的老人,她也会做好重点“监控”。

杨芳说,每天她的工作都是处于说话状态,每天回家她都累得不想说话,不光是查房和老人沟通时要说话,经常晚上准备下班了,在院里乘凉散步的老人,见她也都会招呼她,过去陪她们说说话。前一天晚上7点多她准备回家,有位老人喊她,“妞,过来陪我说话”,其实,在5分钟前,她接到老公电话,说女儿发烧,让她赶紧回家,“但我这时候不能走,我只能告诉老公等会儿”,因为她不陪这位老人说话走了,“可能老人晚上都睡不着觉”。

其实,很多时候,老人也没有什么事,就是想让她陪陪他们,那这时候,“我们就做个倾听者,我们必须耐心倾听完,这也是我们护理人员的职责所在”。

同样,对于负责医疗需求的主任医师张爱玉来说,一般早上查房8点30分交完班,会根据老人的临床表现判断轻重,比如老人拉肚子、便秘需要开药,就及时跟家属沟通,开一些门诊用药;有的老人发烧、咳嗽痰多,意识没有那么清楚,就需要住院观察治疗,家属同意了,她们拿着老人的卡直接就办住院了,不需要转到外面的医院。如果遇到需要抢救,亟需转诊的,我们会联系合作的医联体,第一时间做好转院治疗。

老人秦先生说:“别看这里的小护士们年轻,但都特别细心,有爱心,给我们量血压,血糖,我们都特别开心。”

社区居家服务:送餐服务队,让老人享受“一碗汤的距离”

“小姑娘辛苦了,来来快进屋坐下歇会!”宇通花园社区的82岁王奶奶看到助餐小伙伴张清华热情地打招呼,并称赞:“这饭菜的软硬度刚好,非常适合我。”

据了解,爱睦家除了在养老院居住的老人外,在周边社区还提供日间养老服务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高龄、孤寡、独居、空巢老人们出门买菜、做饭多有不便,爱睦家社区居家服务还提供上门送餐服务。

同时,对老人的健康状况作出监护,还有,照看和问候老人身体情况,并提供上门理发、洗澡等服务。

爱睦家的助老送餐服务会兼顾“健康、适老、美味”,针对长者常见的“三高”问题,做到菜式“少盐、少油、少糖”。每周更新菜谱,让长者吃得放心、吃得满意。

当天,一盒盒热乎乎的大米饭、一盘盘香气扑鼻的鸡腿和西红柿炒蛋、木耳烧豆腐被分配到各个保温饭盒里面。每餐三菜一汤由爱睦家送餐小伙伴送到老人家里,确保送到每位老人手中的饭菜都是热乎的。

送餐服务极大方便了老人的生活,打通了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也解决了在外子女的后顾之忧。

“家门口”的养老模式

近年来,河南省郑州市正积极探索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以医院为依托,打造辐射周边社区的老年服务中心,为入院及周边老人提供社区基础医疗、康复护理及休闲娱乐服务,让老人在家门口有所依,有所养、有所乐。

作为河南、郑州医养结合示范点的爱睦家护理院也许正是一个缩影,主要服务失能、失智、残障及临终关怀老人,集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理疗、文化娱乐以及残疾人托养等为一体。

“护理院位于城市中心,利用企业闲置厂房改建而成,就是要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医养院,融入社区,服务居家。”爱睦家养老院院长王守广说,以护理院为中心,辐射邻近若干社区,服务延伸到周边居家养老的老人,实现区域内医养结合的网格化服务。其实就是通过构建“大中心(医养结合机构)+小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康复站)+智能化的服务架构。实现机构、社区、居家服务相互衔接与良性互动;形成卫健、民政、残联等多部门为老服务职能在终端融合;搭建活力老的、失能老人、临终老人不同年龄段、不同服务需求的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链条。

走出爱睦家,记者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和以往看到的养老院有很大的不一样,除了清洁舒适的环境,还在于贴心的服务和老人们洋溢在脸上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养老院好不好,生活在这里的老人最有发言权。

2021年,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等多部门启动了河南省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着力培育一批不同层级和类别的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到2025年,郑州也将全面建立覆盖城乡、规模适宜、功能合理、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六位一体,让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医养结合服务网络的康养模式也许是一种很好的常识和探索,相信随着《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的颁布实施,会有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养老服务模式出现。“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在老龄化社会不断加剧的情况下,让老人们有尊严有质量地生活,明天会越来越好。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鲁燕 文/图

责任编辑:hN_0325
    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