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是游戏“陪玩”,其实你被骗了,听听法官怎么说
2023-08-11 18:25:52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关注河南热线


(相关资料图)

“没人组队?找陪玩!”对许多游戏玩家而言,“陪玩”这一行当并不陌生。然而不法分子也瞅准时机,将“黑手”伸向这一领域。8月9日,郑州市惠济区法院就审结这样一起案件。

2020年9月,王某与于某通过某游戏软件结识,随后,王某虚拟女性角色,与于某频繁聊天,互加QQ号,其间以游戏陪玩、购买游戏道具升级、解冻账户等各种理由诱骗于某向其QQ钱包等转账共计5379.5元。随后王某又使用其他QQ账号,以帮助提升花呗额度为由,骗取于某向其账户转账7279元。之后,王某将所骗款项用于偿还个人网络贷款及日常生活开销。案发后,王某通过家人偿还被害人于某12660元。

惠济区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应予惩罚。依法以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5000元。

提醒:增强反诈意识 守护好自己“钱袋子”

承办法官表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电竞行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游戏玩家沉迷其中的同时,也催生出一种新型职业——游戏陪玩。然而由于互联网虚拟性等特点,使得游戏陪玩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因此遭受诈骗的案例也数见报端。

因此,法官提醒,不要轻信网友的花言巧语,不随意扫码、点击不明链接,不下载陌生软件,不轻易向对方透露个人信息,特别是对于对方提出的向银行账户、电子钱包、游戏账号等任何财产性账户转账或充值等经济往来,要提高警惕,在还没有确定对方真实身份时,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等,谨防落入不法分子设计好的“陷进”,最后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暑假期间,广大家长应加强对未成年子女的引导,适当控制未成年人的上网时间,教育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虚拟游戏,提高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择友观,同时保护好自己的手机和支付密码,帮助孩子增强识骗、防骗、拒骗意识和能力,以免上当受骗。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鲁燕 通讯员 维佳

责任编辑:hN_1127
    独家